柔性节点有什么实用价值?
1-2-3-4我在步骤2设置了柔性节点,到达步骤2时,转交下一步可以 增加柔性节点 A 并转交,但是步骤2仍处于办理状态;到了柔性节点A时,继续增加节点B 并转交,但是节点A也会仍旧处于办理中。最后步骤A或B 回到固定节点 3 并且,步骤2也转交到步骤3,造成 步骤3有2个待办文件,分别办理后,到达步骤4 还是会是2个同序号,不同步骤的待办文件(感觉很并行流程一样,分别进行)又有点像【增加会签】(自由增加办理人) 柔性工作流:基于固定流程与自由流程之间的一种流程,主线(框架)是固定的,主框架某一个或多个节点使用自由流程方式转交,该节点不约束办理的步骤,办理的人员和可写字段范围在该节点设置的范围之内。
如:流程方向是A部门转到B部门,B部门转到C部门,不会考虑B部门有多少人办理,办理多少步骤,B部门办理过程类似自由流程,办结时转交到C部门继续办理。
设计方案思路
此套方案采用的是一套“黑盒”机制,可以理解为将工作流中的某个节点设置为“柔性节点”类型,此节点里的操作可以理解为一个单独的层级,此层级是完全独立的,可以由办理人自行控制。
其中步骤为“柔性节点”类型,此步骤里的流转受办理人的影响而决定。其“柔性节点”可能存在的流程类型包括普通流程类型,并发流程类型等,现阶段只实现普通流程类型。
就是看了你给的 文档后,测试后发现的疑问:( 您好,这个功能新版本提供的,如果您对工作流柔性节点的功能有好的建议可以反馈一下,功能的完善离不开您的支持,期待您的宝贵建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