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42|回复: 0

浅析:宽动态效果的应用对网络监控摄像机的巨大帮助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60

主题

39

回帖

429

牛毛

一级牛人

美美男

积分
429
QQ
发表于 2012-11-1 10: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广东省惠州市
  在目前的安防市场上几乎所有的网络摄像机都添加了宽动态功能,难道这只是个巧合吗?那么大家又是怎么来看待这个现象的呢?
  
  如果高清摄像机的CCD只能对明亮柔和的环境高清,而对高对比度的环境“看不清楚”,就只能算是伪高清了。市场上很多使用CCD芯片加网络模块造出的网络摄像机;但是实际效果与真正的高清网络摄像机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
  
  目前宽动态技术是在非常强烈的对比下让摄像机看到影像的特色而运用的一种技术,很好的解决了影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相对人眼要窄的问题。
  
  深圳高清网络摄像机厂家推广总监郭先生介绍说,如果高清摄像机只能对明亮柔和的环境高清,而对高对比度的环境“看不清楚”,那么就只能算是假高清了,还不如高线数的模拟摄像机。宽动态技术是在非常强烈的对比下让摄像机看到影像的特色而运用的一种技术,很好的解决了影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相对人眼要窄的问题。当在强光源(日光、灯具或反光等)照射下的高亮度区域及阴影、逆光等相对亮度较低的区域在图像中同时存在时,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会出现明亮区域因曝光过度成为白色,而黑暗区域因曝光不足成为黑色,严重影响图像质量。摄像机在同一场景中对最亮区域及较暗区域的表现是存在局限的,这种局限就是通常所讲的“动态范围”。而真正的网络宽动态摄像机比传统只具有3:1动态范围的摄像机超出了几十倍,能够让你在黎明、黄昏或者阴天都看得清清楚楚,已经作为高清摄像机的性能指标之一了。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大家记忆犹新的宽动态大幅出现阶段虽然处于模拟摄像机的时代,但是同样也都见证了摄像机由模拟时代转向数字时代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当年来自美国风靡一时的V10***33方案将宽动态范围一举推到了至今都尚未落伍的256dB水平。去年名声大噪的Exmor背照式CMOS集成了多次曝光宽动态技术和可视性增强(VE)技术,一般来说宽动态打开后灵敏度是会降低的,但是通过开启这个功能,不仅宽动态范围超过120dB,达到超宽动态的惊人效果,而且相比传统宽动态灵敏度提升了2倍,同时对比度也增加4倍,使图像效果在低光和明暗对比强烈的环境中得到极大增强和改善。
  
  对此,深圳唐视唐总认为,IPC要想要广泛被市场所应用,必须要做到品种丰富,有低照度、红外、高速球、背光补偿、宽动态等等,系列齐全才能更好地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如果高清摄像机厂家品种少,会极大的阻碍高清监控的应用,因此宽动态高清IPC的必须性很大。
  
  引上所叙深圳唐氏凯文科技向应用群解决了图像细节的问题,在图像感官上大大提升了客户的体验,也解决了客户原来“看得见、看不清”的实际问题。但对于实际的、自然光线下的环境,肯定会有亮、暗同时存在的情况,这个时候就必然需要宽动态的功能。因此唐视加大了宽动态功能的研发投入,例如前期推出了130万、200万的高清宽动态摄像机,以解决客户的实际使用需要。
  
  同时唐氏研发工程师郑总也持相同观点,他在接受采访中表示,在IPC中植入宽动态功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简单地说宽动态就是场景中特别亮的部位和特别暗的部位同时都能看得特别清楚。宽动态范围是图像能分辨最亮的亮度信号值与能分辨的最暗的亮光信号值的比值。
  
  由于真实的监控环境中往往光照不理想或非常复杂,采用传统CCD取得的图像效果往往不理想,由于CCD的感光特性所限制,在技术上很难在有重大突破,而CMOS技术已经达到160dB,采用CMOS技术的摄像机,宽动态范围要比CCD宽动态范围有极大的提高。对于DPS技术,每个像素对应的光线都可以优化曝光,每一帧数据读取时间只需0.8毫秒(传统CCD技术则需数十毫秒),这样系统可以对每个像素进行多次单独采样;而成像系统控制着每个像素的最佳采样时间,在每个像素达到最佳状态时存储像素信息。在所有像素被采集后,系统再对其进行处理,最终形成高质量的图像。即使在最苛刻的光照条件下,也可捕捉到清晰、逼真的图像,再也不会因为阴影、眩光、反射和太阳光而使图像发暗或被破坏。因此根据今后市场所需,可以断定的说未来的监控摄像机将属于属于高清宽动态摄像机时代,芯片宽动态技术必将属于CMO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小黑屋|通信管理局专项备案号:[2008]238号|NB5社区 ( 皖ICP备08004151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0514号 )

GMT+8, 2025-4-25 23:37 , Processed in 0.168163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