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8-9-8 12:5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回复 #1 wy/2008 的帖子
补充一些内容:
IMD 是 In Mold Decoration 英文的首写字母缩写,是指模内装饰镶嵌注塑技术。
IMD---- 模内装饰镶嵌注塑技术,是一门较新的面板加工工艺。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由双层胶片层间黏结结构,发展到注塑成型多元结构的三维成型技术,现在已成为当前的一项热门的铭牌工艺,它已一改平面面板的刻板模式,发展到由薄膜与印刷图文、标识的油墨及树脂注塑结合成三位一体面板的新模式。
IMD---- 也就是将印刷好的薄膜成型后,镶嵌在注塑模腔内然后合模注塑。注塑树脂在薄膜的背面与油墨层相结合,面板图文、标识置于薄膜与注塑成型的树脂之间,图文、标识不会因摩擦或时间关系而磨损。它以注塑成型为依托,其形状、尺寸可保持稳定,更便于装配。故 IMD 技术常被应用于汽车、通讯、电子、电器、仪表、仪器的面板上,集装饰性与功能性于一身。
一、IMD 产品特征
※ 精美的装饰图文、标识内藏,不受摩擦或化学腐蚀而消失。
※ 图文、标识及颜色设计可随时改变,而无需更换模具。
※ 三维立体形状产品的,印刷精度准确,误差 + 0.05mm 。
※ 能提供图文、标识背透光性及高透光性的视窗效果。
※ 功能按键凸泡均匀、手感好,寿命可达 100 万次以上。
※ 三维变化,可增加设计者对产品设计的自由度。
※ 复合成型加工达到无缝效果。
二、IMD/IML 应用领域
家电业:电饭煲、洗衣机、微波炉、空调器、电冰箱等的控制装饰面板;
电子业: MP3 、 MP4 、计算器、 VCD 、 DVD 、电子记事本、数码相机等装饰面壳、彩壳及标牌;
汽车业:仪表盘、空调面板、内饰件、车灯外壳、标志等;
电脑业:键盘、鼠标、面壳;
通讯业:手机按键、手机镜片、手机彩壳、小灵通及固定电话面板、视窗镜片;
其它业:医疗器械、化妆品盒、装饰盒、玩具、运动和娱乐休闲用品等等。
三、 IMD 工艺的发展前景
目前, IMD 模内装饰镶嵌注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通讯、家电、电子、汽车、仪表、仪器、医疗器、玩具、化妆品等行业,是一种崭新的塑胶装饰工艺技术。可三维变化,增加设计者的自由度,能设计出各种个性化造型的产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IMD 技术可以实现注塑成型、装饰一体化、一次完成,又能做出各种不同的特殊效果,如:按键凸泡、金属镜面或消光面、金属拉丝纹、背透光性、凹凸点纹等等,极具装饰性及功能性。
IMD 技术是替代塑胶制品喷漆、电镀加工最好的新工艺,减少注塑的后续加工工序,在塑胶工业上推广、普及,能真正实现节能、环保的意义,将为社会及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IMD的中文名称:注塑表面装饰技术 即IMD(In-Mole Decoratiom),IMD是目前国际风行的表面装饰技术,主要应用于家电产品的表面装饰及功能性面板,常用在手机视窗镜片及外壳、洗衣机控制面板、冰箱控制面板、空调控制面板、汽车仪表盘、电饭煲控制面板多种领域的面板、标志等外观件上。
IMD又分为IML、IMR,这两种工艺的最大区别就是产品表面是否有一层透明的保护薄膜。
IML的中文名称:模内镶件注塑 其工艺非常显著的特点是:表面是一层硬化的透明薄膜,中间是印刷图案层,背面是塑胶层,由于油墨夹在中间,可使产品防止表面被刮花和耐磨擦,并可长期保持颜色的鲜明不易退色。
IMR的中文名称:模内转印
此工艺是将图案印刷在薄膜上,通过送膜机将膜片与塑模型腔贴合进行注塑,注塑后有图案的油墨层与薄膜分离,油墨层留在塑件上而得到表面有装饰图案的塑件,在最终的产品表面是没有一层透明的保护膜,膜片只是生产过程中的一个载体。但IMR的优势在于生产时的自动化程度高和大批量生产的成本较低。IMR的缺点:印刷图案层在产品的表面上,厚度只有几个微米,产品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会将印刷图案层磨损掉,也易褪色,造成表面很不美观。另外新品开发周期长、开发费用高,图案颜色无法实现小批量灵活变化也是IMR工艺无法克服的弱点。
首先在概念上有必要说明:
IMD包含IML,IMF,IMR
IML:IN MOLDING LABEL�z印刷胶料与塑结合�{
IMF:IN MOLDING FILM�z与IML相同�{
IMR:IN MOLDING ROLLER�z重点在于胶料上的离型层。PET FILM→印离型剂→印刷油墨→印接着剂→ 内塑料射出→油墨与塑接着→开模后胶料会自动从油墨离型。日本称热转写。这机器是用ROLL TO ROLL方式,而对位用CCD计算机操作 。�{
目前国内一些人士把IMR称之为IMD,把IML独立于IMD之外。最根本的区别在于IML和IMR在lens表面的不同, IML表面有PET或PC片材,而IMR表面只有油墨。IMD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国内技术相对成熟的厂家屈指可数,因此只能介绍一点皮毛,还请大家包涵。
IML的片材有PET,也可以用PC,这可能和上次的帖子有些出入,可能是各家公司的技术水平不一样吧。关于PET和PC的材质问题我想就不用多解释了吧。塑料粒子一般采用PMMA和ABS。IML与IMR各自有优点,IMR不是很耐磨,Nokia和Moto的手机有一部分就是采用IMR技术的,时间稍微长一点也会造成划伤;IML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整体实现IML技术,仅仅局限于某一块区域。
大多数塑料制品装潢的过程首先是涂漆,然後在下一工序印刷或使用标签、转印等工艺。现时,一种较新及实用的装潢方法是模内装潢(IMD),将预印的薄膜放在模具内直接与塑料注塑一塑成型。以往一般的塑料制品均会使用热转印工艺作为装潢用途。热转印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加热加压把预先印在转印膜的装潢图样转印到产品上。热转印工艺可把千变万化的图案一次性的贴附在塑体上,使产品外观得到装潢效果。但传统的热转印工艺会受到产品形状,材料等一定程度的限制。 <BR><BR>模内转印因应市场的需要而出现。模内转印顾名思义是在模具内进行热转印的工艺。此工艺主要是利用熔胶注塑到模具时的热量,和锁模的高压,把预先印好在转印膜的图样转印在成型的产品上,令注塑成型後的产品在注塑时同一时间一次性得到装潢。模内转印打破传统热转印的局限,使设计复杂的产品装饰更多样化。如德国库尔兹模内转印膜可印上多达九个颜色,更可配合电镀效果,这是热转印做不到的。模内转印目前被广泛应用在不同类型的注塑产品上,如汽车内装饰、标牌、手机镜片、影音产品、钟錶、开关面板等。模内转印膜,除了一个一个独立设计的图样外,也有一些是用上了连续的花样,如木纹设计,金属拉丝及碳铅图案等。另外,模内转印膜也可配合全息图应用,增强产品防伪效果。模内转印除了可在注塑时为产品提供装潢外,更可在装饰表面附加保护作用,从而提高产品的抗磨和耐化学侵蚀的性能;也能满足不同环境的要求。例如: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手机镜片或一些转动性电子产品上(如运动手錶),其镜片就是充分利用了模内转印工艺的保护膜,以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目前模内转印工艺也被应用在一些装饰品的生产过程中,如标牌,甚至人造宝石。模内转印工艺的应用,使得产品设计师拥有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在产品装潢方面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目前,在国外有一些模内转印的最新应用,不单令塑料产品在外观上像金属,更可利用背光,作指示灯的显示。这种工艺可配合模具设计,把模具表面纹理效果转移到注塑产品上,如各种粗细纹理、拉丝效果等。但是,模内转印工艺也有一定的限制,如转印过程需要配合一套特殊设计的注塑模具,其设计及调试比较复杂,而且对模具制作过程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模内转印特别适用於现代化及大批量生产。由於这种工艺可对应一膜多腔的生产,一次性的完成多膜腔注塑及装潢,可以满足现代化高效益的生产要求。但是由於模内转印工艺的复杂性,此工艺在亚洲地区并未完全开发和应用。随着中国制膜技术的提高,及不断引进各国生产厂家的先进技术,相信此工艺将会很快的应用在各行业,从而进一步提高中国产品的品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