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回复: 0

看一看江西师大学子走基层访师:兴趣使然,矢志不渝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1万

主题

-1912

回帖

0

牛毛

VIP推广年卡

积分
0
发表于 2024-8-6 07:3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积极贯彻落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通知》的精神,了解当代一线教师从事教育行业的初心,加强公费师范师自我修养,走基层、访师江西师范大学师德师风百县行暑期社会践活动队于2023年8月18日下午3点-5点在贵溪市首中学综合楼办公室采访了长春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生、现贵溪一中高中部历史老师陈国华老师。社会实践的相关问题可以到网站了解下,我们是业内领域专业的平台,您如果有需要可以咨询,相信可以帮到您,值得您的信赖!https://www.xyhdw.cn/


图为陈老师工作照片。
传承文明,培育师才
陈国华老师是江西省学科带头人,江西省第五批师培养对象,江西省第六届电化教育教材评审会学科专家,北京大学全国高中历史骨干教师,江西省高考秀评卷教师,鹰潭市秀班主任,鹰潭市师工作室主持人,鹰潭市高中历史兼职教研员,鹰潭市学科带头人,贵溪市首批师,贵溪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老师坚守基层教育一线,教书育人二十余载。培育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子,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陈国华老师部分荣誉一览。
砥砺深耕,履践致远
据陈老师所言,他毕业后来到贵溪一中任教,遇到很多秀的老师,他们谆谆教诲,倾囊相授。没有老师们的帮助,没有贵溪一中提供的平台,就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为了胜任历史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陈老师常常去听有经验的老师上课,再观照自己的课堂,反复观摩学习。陈老师认真备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力求每一堂课都生动有趣。在陈老师的课堂上,能听到生动的历史故事,能由古及今,联系生活,联系社会现。由生疏到成熟,由平淡到精彩,陈老师逐渐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躬耕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立德树人,国之大计。在从教生涯中,陈老师以生为本,德润人心,春风化雨。当问到陈老师的教学理念时,陈老师说,要注重课堂教学,创建六有的历史课堂。首先,一节好的历史课要心中有学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不是老师,也不是旁观者。应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二是眼中有温情。不仅对学科,而且对学生,也要有温情。对学生要一视同仁。特别是对后进生,一个眼神,一个提问,都可能会改变他的一生。是学中有兴趣。兴趣是比较好的老师。要吸引学生喜欢这门学科。比如老师人格的魅力、不同的教学风格、有趣的教学设计,等等。有了兴趣,自然就有学习的动力。四是考中有成绩,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不应该是对立的,应该是好伙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五是悟中有素养。素养需要学生自己感悟,体验,要以润物细声的方式,自然落。六是忆中有余温。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可能今后未必记得,但当时的认知,可能会影响他未来的人身走向。历史学科的余温是温暖一生的,真正落了立德树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个人遇到比较幸运的事情莫过于,你的职业,恰恰是你喜欢做的事。陈老师从小受评书的熏陶,逐渐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二十余载的历史教学,一直是陈老师比较喜欢的工作。当我们问及陈老师,从教二十余载,难道能始终保持热忱,不会倦怠吗?陈老师略带遗憾地说:历史教学一直是我喜欢的工作,但是也有过倦怠期,长达6年的时间,我对自己的教学研究没有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教学能力也没有得到提高。现在想起来真是觉得浪费了太多时间。让陈老师改变人生轨迹,也是对他职业生涯影响比较大的事情是,2022年,参加了北大历史系的培训学习。接触了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秀老师,不仅仅是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更多的是对人生追求的感悟。陈老师,下定决心,要把教师这个职业当作一份事业来做。陈老师,一直践行初心,在历史教学中,不断研究、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陈老师还给大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出了宝贵的建议。要勤奋。勤能补拙,要常进取,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不要把工作当成任务,而应当作一种历练,当作提高自己素养的修炼。陈老师还教导到,为人处事比较重要的是待人真诚,大度。先有好的人品,才有好的师品。
陈老师说: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份职业,就把它当作一份事业,开开心心地去做好。老师的话将激励教师们在未来的教师工作中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图为践队成员与陈国华老师的合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帮助|Archiver|小黑屋|通信管理局专项备案号:[2008]238号|NB5社区 ( 皖ICP备08004151号;皖公网安备34010402700514号 )

GMT+8, 2025-4-26 01:03 , Processed in 0.156390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