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看到360安全软件的专家说dll劫持漏洞和2009年猫癣病毒传播时利用usp10.dll启动的性质一样,这完全是大错特错。
‘猫癣’病毒(又名犇牛病毒)将病毒体命名为usp10.dll放在常用软件目录下,是在已经获得系统控制权的情况下,增加系统加载的机会而设计的。当usp10.dll和相关程序(比如QQ)在同一目录时,运行QQ.exe,usp10.dll获得运行机会。
而微软22***37号安全公告中揭示的“Dll劫持漏洞”被利用后,病毒会在未获得控制权的情况下,让病毒dll随着文档的打开而加载自身,通过漏洞才获得的‘系统控制权’。
当软件存在dll劫持漏洞时,攻击者只需要构造一个触发漏洞的dll文件,将dll文件和文档(比如后辍名为PPT、html、jpg、mpg的文件、BT种子、google地标、MP3等)放在同一个目录,双击打开文档的动作就会令漏洞触发。
360作为安全软件的公司,不认真对漏洞作分析就声称可防可杀,实在不是对用户负责任的做法。对于这个漏洞,根本上解决需要众多软件开发商检查自己的代码,对存在缺陷的软件进行版本更新。 |
|